在漫長的歷史畫卷中,我國陶瓷山水畫的發展源遠流長,始終占據首位。我國的陶瓷山水畫源于晉,早依附于人物畫,但隨著社會文化背景的轉變與發展,逐漸獨立成為傳統繪畫中的很重要的一支。經過長時間的洗滌和錘煉,出現了傳統陶瓷山水畫與現代陶瓷山水畫。傳統與現代,它們既有千絲萬縷的聯系,又有獨樹一幟的特色。不管是同還是異,都需要吸取精華,棄其糟粕,不斷傳承與發展。
一、傳統與現代的千絲萬縷
傳統陶瓷山水畫與現代陶瓷山水畫的創作題材都是來源于自然山水,畫的內容所表達的是作畫者的心境和感情,很多時候傳統與現代是一樣的。很多創作觀念和技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,比如說筆墨技巧。筆墨是表達畫家主觀心聲的藝術語言,不管筆墨如何變化,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,它都只能隨感情而生又隨感情而運轉,情變則發變。當然,筆墨也需要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。只有吸取傳統陶瓷山水畫的精華,棄其糟粕,現代陶瓷山水畫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途。
二、傳統與現代,創作觀念的較量
傳統陶瓷山水畫的創作觀念講究以形寫神,氣韻生動;而現代陶瓷山水畫強調形式、個性。傳統陶瓷山水畫的創作者首先推崇以形媚道,以形寫道。在六朝時期,宗炳在《畫山水序》中就提到“山水以形媚道”;東晉時期,顧愷之提出傳神的觀念,王微也在《敘畫》里指出“行者融靈”,此靈既神?!耙孕蚊牡?、以神寫神”是陶瓷山水畫發展的相對比較客觀表現對象的階段,而“外師造化,中得心源”屬于客觀結合階段,后“怡悅自我,陶冶性情”是偏重主觀表現階段,自然對象和筆墨技巧已成為抒情達意的載體。
而現代陶瓷山水畫的創作觀表現在為再現寫實,強調形式和個性,重在表現自我。隨時代的發展和思想的進步,現代陶瓷山水畫的創作者更加追求創新,追求獨出心裁了。與傳統陶瓷山水畫有一些相似之處,但隨各個時期觀念的轉換發展它也是呈螺旋上升趨勢的。
三、傳統與現代,技法的較量
不管是傳統陶瓷山水畫,還是現代陶瓷山水畫,它們涉獵的內容比較多,繪畫技法也很繁復,諸如:樹法、山石法、云煙法、水流法、點景法、設色法、章法等。
傳統陶瓷山水畫的技法比較封閉、保守,趨于程式化。它的技法比較集中的體現在山石的皴法上,有荷葉皴,披麻皴,解索皴,亂柴皴,牛毛皴,大、小斧劈皴,折帶皴,卷云皴,雨點皴,豆瓣皴等等??梢园阉爬槿箢悾壕€皴(以披麻為主)、面皴(以斧劈為主)、點皴(以豆瓣、雨點為主)。而現代陶瓷山水畫的技法比較開放、創新,因而是靈活的、多變的?,F代陶瓷山水畫的技法比較多,沒有特別集中使用哪一種。在現代陶瓷山水畫中,經常多種技法同時使用,對不同的景物應用不同的技法,這樣不僅可以使畫畫得更好更美,而且會增加畫的美感。
四、傳統與現代,美的較量
傳統陶瓷山水畫與現代陶瓷山水畫在美的較量上,可謂是各具特色,各有各的美,主要表現在外象美、詩意美和空靈美上。
外象美在傳統的陶瓷山水畫中,是用淡淡的水墨,勾勒出寧靜悠遠的畫面,表現出人與自然完美統一的追求,即擺脫世俗、在大自然中徹底放松身心的遁世精神;在詩意美上,美在抒情,美在寫意,美在表現。雖無題詩,也富有詩的意境。詩情與畫意交融,大大加深了傳統陶瓷山水畫的意境。正是詩意美使得陶瓷山水畫具有“韻外之致”、“境外之情”;在空靈美上,傳統陶瓷山水畫的高追求,并不是繁蕪復雜的世界,而是人與自然相融合、和諧共存的境界,這點與中國講究“溫柔敦厚”的傳統文化是相統一的。在藝術特色上,傳統陶瓷山水畫也有很多不同于現代陶瓷山水畫的。首先,它的奇,既強調多樣性和統一性,多樣性即反對平鋪直敘,反對景物雷同,不講究對稱,講究與眾不同。其次,它的遠,具體說就是散點透視。追求一個“遠”字,可以打破了光陰和時間的限制,使畫的效果達到新的境界。
傳統陶瓷山水畫與現代陶瓷山水畫,不管你喜歡哪一種,都是可以的。它們的藝術特色,它們的技法,它們的美,雖有不同,雖有比較,但是正因為這些,才使我國陶瓷山水畫發展得越來越好,越來越受人歡迎和喜歡。